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资本扎堆AI创业赛道,机会在哪儿?

图片

 

作者丨周可

编辑丨火狐狸

 

5月23日,阿里巴巴在最新财报中表示,要作出“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取舍。阿里方面同时透露,该公司于2024财年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投资合共约8亿美元(约59亿元人民币),购入约36% 股权。
 
此消息一出,关于月之暗面以及国内大模型发展方向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在阿里公开对月之暗面的融资之后,关于腾讯投资月之暗面的消息也广泛流传,消息称,腾讯加码月之暗面,该公司的估值达到30亿美元,投资方除腾讯外还包括高榕创投等。
 
月之暗面深受资本青睐让更多大模型初创公司看到了资本加持的希望,但同时,国内大模型项目遍地开花竞争白热化,甚至打响了价格战,这也让很多入局AI创业的初创企业感受到了压力。走出国内,在海外市场,AI创业又有哪些新的项目场景值得参考
 
01

AI领域创业热度不减,降价、赚钱压力并存

 
IT桔子数据显示,进入5月份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融资活动高达31起。其中,AI行业应用作为人工智能的子行业,在5月份获得融资的企业最多。
 

图片

今年5月至今人工智能行业融资事件情况(数据来源:IT桔子)
 
月之暗面作为AIGC领域的融资明星,其当前估值已经高达195亿人民币,相比AI基础层,技术层,通用应用等层面,AIGC在用户层面更贴近C端,从创业者的角度和资本的关注点两个方向来综合考虑,AIGC备受市场青睐的原因还在于,其目标用户对C端市场辐射区域相对较广,在未来商业化过程中可以有更多可以探索的方向。
 
此前,月之暗面已经开始探索付费模式,旗下大模型应用Kimi智能助手推出打赏功能,用户在遇到高峰时段算力不足问题时,可以选择“给Kimi加油,高峰时期优先使用”。打赏方案涵盖5.2元/4天至399元/365天多个版本。
 
同样探索付费功能的还有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采用会员订阅制。不过,在C端付费模式方面,目前国内其他大模型应用企业尚未跟进。
 
月之暗面的付费模式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很多争议,不过,无论是“收割论”还是被批“吃相难看”,从商业的角度来看,AIGC产品探索商业化本无可厚非,这从另一个渠道可以证明,大模型产品并非靠卖情怀打技术牌来圈资本的钱,创业者也在思考更实际的商业化问题,寻求更长远的产品生长周期。
 
另一个压力则来自于降价
 
近期,国内大模型产品掀起一轮降价潮,5月6日,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的第二代MoE大模型DeepSeek-V2以0.001元/千tokens的输入价格与0.002元/千tokens的输出价格震撼整个赛道。
 
很快,智谱AI加入降价战局,截至目前,共有7家企业21款模型参与到次轮降价大战中,包括字节跳动,阿里云,百度,科大讯飞,腾讯云等都在内。
 
不过,价格战的最终结果真的会影响到企业在大模型之战中的成败吗?不少业内人士秉持着相对保守的观点。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吴运声表示,“未来会把核心精力放在产品和技术能力发展上,相信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模型和产品。”他的观点并没有直接否定价格战的意义,但更侧重于对未来产品在应用方面竞争力的关注。
Lepton AI创始人、阿里巴巴原副总裁贾扬清则更直接的点明了当前AI大模型降价的焦虑因素:企业在使用AI的时候,并不是成本驱动,不是因为API贵才没人用。“也许不是最便宜的赢得商战,而是能落地的赢得利润。
 

图片

 
带着降价的压力和“落地赢得利润”的观点再去看月之暗面以及文心一言的付费模式,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更容易理解。但国内大模型花式内卷的方式,显然对很多中小创业团队来说压力更大。
 
“我觉得我们的价钱是合适的、值得的。如果说以后中国就是这么‘卷’,大家都宁可赔光、双输也不让你赢,我们就走外国市场”在谈到大模型价格战时,李开复给出这样一个说法。
 
当然,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市场留给中小创业团队的机会依然数不胜数,大厂大模型应用卷的方向带动整个资本市场炒热AI概念,在市场热度不断升高的环境下,中小创业团队则把“落地+变现”的观念切实应用到创业场景中,选择出海,或者以海外市场AI产品应用场景发展环境作为参考,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创业者选择的方向。
 
02

海外AI产品应用场景多元化,变现模式值得借鉴

 
带着对国内AI产品创业的思考,我们也对海外AI产品的应用市场环境进行了探索,AI作为底层技术结合应用场景,产生了不少现象级产品,这些AI应用在基础数据以及模型方面并没有很大的规模,但优势在于,它们找到了垂直应用环境,切入到用户需求中,并找到了商业化路径,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是非常值得参考的。
 
除了比较热门的AI游戏,AI社交,AI搜索,一些相对小众或者更实用的产品创业方向仍有被发掘的价值。
 
1)AI虚拟员工
 
技术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在AI虚拟员工领域得到切实的实践。比如,AI SDR(Sales Development Rep),一种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员工,其可以实现全天候工作,但有别于机器人。
 
AI初创公司11x.ai秉持着这个理念,在去年8月获得了融资,并在6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ARR从0到200万美元的增长
 
创始人Hasan对其产品的解释是:“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虚拟员工,就像你可以雇佣人类一样。它们全天候工作,它们不仅仅是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而是能够完成端到端整个流程的角色。”
 
Hasan团队对他们虚拟工作者给出了Alice的名字,并且赋予它一张面孔和一份工作,字词开始了这项任务。
 
在具体实践中,团队训练Alice进行外部招商,接受外部邮件并处理LinkedIn的消息,在媒体报道中,Alice给外界的感受更像是一个处理招聘工作的HR,同时其目标用户是全世界范围内任何有SDR招聘需求的客户,Alice虽然是虚拟工作者,但是其具备人性化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面对企业客户的时候,Alice能够综合客户最新的信息提供个性化处理,比如客户最新获得了融资,Alice还会跟客户道喜“恭喜获得A轮融资”等等。
 
其实,从用户体验来说,虚拟员工存在的意义,除了能够高质量高效的完成工作,在产品体验中展现出更柔性的人格化特点,仍是AI产品技术突破的方向。
 
正如前段时间OpenAI春季发布会现场发布的实时语音对话,功能,当Mark Chen说自己“有点紧张”的时候,ChatGPT立刻回应“要不你深呼吸一下”,交互过程中的人性化特点带来更细腻的感受,正是AI产品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方向。
 
在工作效果方面,据媒体报道,目前Alice每周为11x.ai生成70-80个合格的会议,且11x.ai的ARR超过70万美元。
 
2)AI图像处理
 
一位连续创业的创业者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创业最可怕的事情是为了避免竞争去做一个没有赛道的东西。这一点,在AI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体现的更为突出。比如最近因黏土风滤镜带火一众图像处理软件的Remini。
 
早期的Remini主打将模糊、低分辨率图片修复成高清图片的功能,其产品上线3个月便获得了超500万用户。最近一次爆火则是因为黏土风滤镜功能的出圈。
 

图片

 
图像处理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创业赛道,几乎每一年都有新产品或者新功能出圈,随之而来的是带动一个或几个行业内应用产品的爆火刷屏,比如此前的妙鸭相机等等。已经被验证的赛道上还能开出新的花吗?Remini的成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前Remini创始人黄硕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解释道:图像类APP更多是基于人对“真、善、美”中“美”的需求,以及保留一部分的“真”,这是人很本质的需求,这也是(图像编辑)这条赛道可以长期存在的核心要素。
 
黄硕也承认,作为新产品,图像处理应用想要快速吸引用户,借助当前的社媒渠道,其快速打入市场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因为图像产品本身带来的效果更直观,更容易让用户产生代入感。用户的接受成本相对较低,前提是你的产品功能足够强大,足够切中用户需求的痛点。
 
在对AI创业赛道场景的新探索中,我们在小众赛道实用性赛道中都找到了可以参考的案例,这些案例从本质上来看,最根本的还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但是如何将“用户需求”这四个字实现落地,并且在产品传播渠道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个过程做起来并不容易。
 
引用a16z的“AI产品的七步成诗法”或许对AI创业者能够带来更多启发:专注于传递核心产品价值,并且要快;以功能为导向引导用户入门;设计互惠性;创建智能的产品通知;维持用户的“连胜”;为用户提供使用总结;给予核心用户地位。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周可

版权申明: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扬帆出海欢迎行业优质稿件投稿。扬帆出海为您提供中国互联网出海权威资讯,提升出海认知;对接全球企业合作资源,构建企业本地化壁垒;10万+出海从业者社群,帮助打通行业人脉。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