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cdn.yfchuhai.com/www.yfchuhai.com/static/pc/img/common/hot-icon.png)
{{!completeInfo?'请完善个人信息':''}}
从地域统计看,AI领域的重点区域和产业集群非常明显,以北京、深圳、上海为代表的地区,AI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2024年7月4日在中国上海召开,有来自50多个国家地区的1300位全球领军人物、展商、团组共襄盛会,包括9位图灵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得主,88位国内外顶级院士。
大会近百个大模型集中展现,18台人形机器人矩阵亮相,国内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发布,全网流量突破19亿。
人工智能(AI)技术被誉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擎,它不仅仅是技术的象征,更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
我国在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引领,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和用户的深度融合,共同绘制了一幅科技创新的壮丽图景,中国AI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且AI也逐步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门槛。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AI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包括产业集群的地理布局、AI企业的分布和融资情况,以及各城市在AI产业政策支持方面的具体措施。
1、整体发展情况概览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飙升至508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8%。而据初步统计,2023年该产业规模进一步增至5784亿元,年增长率为13.9%。
2024年7月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据《白皮书》统计,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约有3万家,美国、中国分别占34%、15%。
根据2024年4月28日,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2024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我国AI领域独角兽数量已达到52家。
从地域统计看,AI领域的重点区域和产业集群非常明显,以北京、深圳、上海为代表的地区,AI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其中北京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中位居首位,通过企业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等多方面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1)AI企业分布情况
根据上奇研究院统计,从企业数量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是AI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城市,分别有相关企业7202家、6744家、6725家、3077家、2621家。北京、上海、深圳三市注册的AI企业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城市。
(2)已备案大模型分布情况
今年4月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公告,公告显示,截止2024年3月,已经有117家“大模型”,成功备案。
从备案信息可以看到,北京是国内大模型的主要集中城市,其次是上海、广州、深圳、杭州。
(3)AI企业融资情况
根据IT桔子数据,今年我国AI领域融资持续走高,特别是2021年生成式AI模型的出现和2023年OpenAI的ChatGPT发布,刺激了AI投融资市场。
2、头部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1)估值超过10亿元AI企业城市分布情况
从市场资本的角度观察,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五地构成了全国AI领域投资的核心地带。
为了分析各城市的人工智能市场化机构投资效用情况,我们选取了市场上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涉及AI基础层、AI技术层、AI通用应用、AI行业应用、AIGC五个领域共302家,对他们所在城市分布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从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表现突出,占比较高。
北京依然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首要分布城市。总部位于北京的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AI 公司占全国的比重为 40.07%,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而上海、深圳、杭州各占 23.84%、8.94%、7.95%。
(2)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城市分布情况
根据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长城战略咨询、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69家,总估值约为1.4万亿美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共有52家,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可以看到,北京依然名列前茅,占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接近50%,其次是上海、深圳、广州、苏州、杭州。
从业务来看,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独角兽最多的领域,有21家公司,北京有7家独角兽公司,排名第一,其次是上海(4家)、苏州(3家)、广州(2家)。
其次是AI大模型公司,共有6家,分别是月之暗面(北京)、元象XVERSE(深圳)、智谱华章(北京)、百川智能(北京)、零一万物(北京)、Minimax(上海)。
接着是AI视觉公司,共4家,3家位于北京,1家位于上海。
此外,人工智能独角兽工业也包括不少AI大模型应用公司,例如AI医疗(3家,皆在北京),AI生物科学(百图生科,北京),AI智能体(红棉小冰,北京),AI游戏(超参数科技,深圳)等。
3、核心城市优势
以城市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5地是我国AI的重点产业发展,这种分布不仅由于这些城市是国内财富和投资的聚集地,更重要的是国内AI领域头部院校人才及科技巨头企业产业集群在其中起到的推动及聚集作用。
(1)北京:政策引领与科研优势
在AI领域,北京汇聚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顶尖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以及新成立的智源研究院,培养了大量AI领域的人才。
政府对AI产业的重视也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包括《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
智谱、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等均坐落于北京。
(2)上海:产业链完备与国际合作
上海在AI芯片、智能制造和医疗AI等领域展现了强劲的竞争力。
市政府积极推动AI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鼓励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引进。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浦江实验室也为上海提供足够的人才优势。
(3)深圳:创新驱动与硬件优势
深圳在AI芯片和机器人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市政府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产业领导者华为、腾讯等带来充分产业集群优势。
(4)广州:应用导向与创新生态
广州在AI应用领域注重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创新生态的构建。
广州政府积极打造AI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和学术界的紧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5)杭州:数字经济和活跃市场
杭州是中国的电子商务中心,拥有强大的数字经济基础,阿里集团为当地AI起到标杆性作用,尤其是杭州在人工智能融资频次和资本市场热情方面表现优异。
杭州高新区(滨江)积极谋划AIGC产业链布局,加快打造中国首家AIGC产业园,显示了杭州在AI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未来潜力。
同时,我们从AI独角兽主要业务领域看,由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因此在AI独角兽中,自动驾驶领域企业最多,达到21家,占40%。
而大模型领域虽然发展较晚,但受益于我国互联网领域人才的培养,也跟进较快,AI大模型领域独角兽达到6家,相应AI应用领域也有多家上榜。
但是,在基础硬件领域,受制于半导体产业的落后,目前仅燧原科技和算能科技涉及GPU领域,相对较少,而GPU领域美国的限制也成为目前我国AI领域发展的核心限制因素。
最后,综合前述各大数据,我们为国内城市的 AI 竞争力做了一个排行,具体排名如下:
排名 |
城市 |
AI独角兽数 |
福布斯AI前50数 |
AI企业注册数 |
备案LLM数 |
总分 |
权重% |
40 |
30 |
15 |
15 |
||
1 |
北京 |
19.23 |
11.40 |
15.0 |
6.67 |
52.30 |
2 |
上海 |
7.69 |
10.80 |
13.5 |
3.08 |
35.07 |
3 |
深圳 |
3.08 |
2.40 |
12.0 |
1.03 |
18.51 |
4 |
广州 |
2.31 |
1.80 |
10.5 |
1.15 |
15.76 |
5 |
杭州 |
1.54 |
1.20 |
9.0 |
0.90 |
12.64 |
6 |
南京 |
- |
- |
7.5 |
0.13 |
7.63 |
7 |
苏州 |
2.31 |
- |
4.5 |
0.13 |
6.94 |
8 |
成都 |
- |
- |
6.0 |
- |
6.00 |
9 |
武汉 |
0.77 |
- |
3.0 |
- |
3.77 |
10 |
长沙 |
0.77 |
- |
1.5 |
0.26 |
2.53 |
4、小结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已经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成长和投资的热点地区。这些城市不仅构建了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和生态体系,还吸引了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和专业人才汇聚于此。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AI城市的发展与他们本地的AI领域高校研究机构及科技巨头密不可分,院校和企业是推动AI技术进步的关键。
本地院校培养AI领域人才,科技巨头支持AI技术的研发和推动,进行AI的商业化运作。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在两方面都有强力支撑,广州尚缺少标杆院校和企业的存在。
同时,我们关注到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在人才和产业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北上深杭广能够在新兴的AI领域继续领跑国内,充分受益于历史积累的产业基础和培养的人才,而AI硬件领域的相对落后也是受此因素影响所致。
最后, AI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竞争正方兴未艾,产业格局尚未完全确定,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AI城市排名可能会迎来新的变化和发展。让我们保持关注,共同见证AI城市的发展。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老胡看AI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老胡看AI。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