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teInfo?'请完善个人信息':''}}
百度搜索已全量上线DeepSeek满血版,用户可通过百度APP进入AI搜索并体验。这一动作发生在微信接入DeepSeek并开放测试后仅两天,表明百度对守住搜索入口的决心。百度此次全面接入DeepSeek的力度极大,覆盖所有用户。
摘要
百度是大模型领域的先发者和重投入者,其文心大模型在过去两年发展迅速,2024年日均调用量增长33倍至16.5亿次。然而,面对DeepSeek的崛起,百度曾表现出一定的摇摆,尤其是在文心一言与DeepSeek的关系上。这种摇摆源于对“面子”和市场份额的双重考量。
微信接入DeepSeek被视为“王炸组合”,可能对搜索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微信作为超级流量入口,其对AI搜索的全力冲刺可能加速用户习惯的迁移,从而威胁百度的核心业务——搜索。百度搜索市场份额近年来已从2021年的86.82%降至2024年的60%,微信的介入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威胁。
面对挑战,百度迅速采取行动,通过百度APP全面接入DeepSeek来增强用户粘性,避免被竞争对手分流。此外,百度还调整了自身路线,包括文心一言从4月1日起全面免费,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开源。这些调整旨在弥补文心一言在C端的短板,并顺应市场对AI服务的需求。
百度的开源路线转变是压力使然,但也可能带来新的机遇。通过接入DeepSeek和开源策略,百度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还能进一步增长开发者生态。这种转变有助于百度在AI领域保持竞争力,吸引更多开发者和企业利用百度的技术打造应用。
这一次,百度的动作很快。
今日,百度搜索已经全量上线DeepSeek满血版,用户可在百度APP输入任意搜索词,完成一轮搜索后,在搜索结果页点击“AI+”进入AI搜索,再点击下方“去试试‘满血版’”即可与DeepSeek对话。
此时距离微信证实将接入DeepSeek大模型,已对部分用户开放测试,不过两天。
并且,不同于微信还是小规模测试,百度搜索一接入DeepSeek,就是面向用户全量上线,全面覆盖,力度极大。
在这背后,足见百度对于守住搜索入口的决心,甚至是以全面拥抱DeepSeek的姿势。
一个事实是,在大模型赛道,百度本就是先发者、重投入者,同样也身处在第一梯队,过去两年一直致力于推广自身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并建树颇多。
根据百度今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持续高速增长,与23年同期的5000万次相比,一年增长33倍至16.5亿。
这也使得当DeepSeek以明星之势崛起,一应互联网产品争相迅速接入时,作为同行的百度,态度上多少就有些摇摆。此前文心一言仅通过接入DeepSeek模型,优化拍照解题功能,便是内部摇摆的直观体现。
毕竟这涉及到面子问题,相当于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做得好。
但一旦遭遇搜索入口的威胁,一应内部壁垒也俱不存在,百度果断选择将搜索全面接入DeepSeek。
谁都知道,搜索是百度的里子,是基本盘。
而在根基动摇风险面前,所谓的面子根本算不上什么,而保住里子,才是最重要的。
争夺王炸组合
百度当前,风雨已来。
如果说腾讯元宝高调接入DeepSeeK,并在C端疯狂买量推广,百度还能坐住,但当微信接入DeepSeeK之后,一切就又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微信这个超级流量入口,对AI搜索的全力冲刺。
市场将其称之为“王炸组合”,一方面顺应了当前普通用户希望体验DeepSeek的热情,另一方面更有望搅动整个搜索市场。
一位产品经理告诉AI蓝媒汇,还在一年前,他还认为,AI将成为搜索引擎的一个功能,或者一个插件,服务于搜索结果的优化,但现在,他越来越觉得,情形可能反过来了,在未来,搜索引擎将以用户获取AI服务的入口形式而存在。
“否则,搜索引擎很有可能就被取代了。”他表示,过去用户习惯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浏览网页,但DeepSeek出来后,基于其强大的深度推理,以及联网搜索功能,直接阅读网页,生成总结,并进行深度分析。原有的搜索出来的网页等信息,就作为生成结果的附件存在,类似于论文的外部引用,辅助用户进行确认。此背景下,搜索引擎或者搜索APP还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人们获取AI信息服务。
“原本,基于用户习惯的逐步迁移,这一过程需要五六年,但在微信进来后,这个日活十亿级别的超级APP下场之后,一切就直接加速了。”
而这对于百度而言,显然是最大的威胁。
事实上过去几年,百度搜索的市场份额一直是处于下滑状态。以国内市场为例,百度市场份额已经从2021年的86.82%逐步降低至2024年的60%。
虽说仍是搜索市场老大,但地位已然不稳。
尤其是此次微信发力AI搜索之后,当原有的用户通过百度搜索获取信息的行为习惯被逐步替代之后,百度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可以说,是釜底抽薪。”上述产品经理形容道。
但百度的反击,也很迅速以及果断。
此次百度拿出核心产品——月活6.79亿的百度APP,全量上线DeepSeek,正是直接与微信争夺事关AI超级应用的“王炸组合”,以自身搜索入口顺应用户对于AI服务的需求,增强自身用户粘性,避免被竞争对手蚕食分流。
这是一场搜索入口的保卫战。
何况对于在C端占有较大优势的百度而言,一旦利用DeepSeek补足自身AI产品在深度推理等能力上的短板,这也能帮助百度APP获得更广泛的用户,从而抢先成为最具有想象力空间的AI超级应用。
当然,也得看百度能否彻底放下对文心一言的执念。
目前AI蓝媒汇注意到,百度APP虽说已经接入了DeepSeek,但其AI搜索的首轮输出,还是基于文心一言。同时,接入的DeepSeek满血版,目前也并没有联网搜索功能,后者提供的分析结果,数据仍然停留至2024年7月。
转向拐弯
不仅仅是百度搜索作出了改变,面对DeepSeek的崛起,百度也已然调整了自身路线。
年后以来,百度先是官宣文心一言将从4月1日起全面免费,所有均可体验文心系列最新模型,以及超长文档处理、专业检索增强、高级AI绘画、多语种对话等功能。
接着,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6月30日起正式开源。
一系列调整背后,是百度对过往策略的反思。
文心一言的付费,是商业化的导向使然,但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文心一言在C端的普及。
一个最直观的数据是,作为大模型的先发者,文心一言用户体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突破了4亿,但落到具体APP月活上,则落了下风。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4年中国AIGC应用发展年度报告,截止到2024年12月,AI原生APP的前三分别为豆包、Kimi、文小言(原文心一言),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7523万、2101万、1224万,2024年全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增长21.2%、69.4%、4.7%。
放到现在,还得算上目前月活已经突破3000万,仍在快速增长的DeepSeek R1,文心一言在C端的先发优势,已经逐步消解了。
同时不可否认,虽说文心一言在大模型能力上非常全面,技术水平也处在第一梯队,但基于自身路线,也存在一定短板。
随着DeepSeek的迅猛增长,百度也重新审视了过往坚持两年的闭源路线,李彦宏最终选择转向开源,拥抱开源。
这些转变,是压力使然,当然也可能带来给百度带来新的变数。
多位国内的软件开发者告诉AI蓝媒汇,他们在开发产品时,多倾向于使用GPT以及Copilot生成代码,“跟预期的功能基本一致”,而其他的通用大模型,要么效果差点意思,要么门槛较高。
但随着百度确定开源路线,以及旗下包括百度搜索等多个业务接入DeepSeek,除了在用户端,百度顺应了用户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AI服务以外,也将直接作用于开发者群体,有利于百度开发者生态的进一步增长。
毕竟在李彦宏的设想中,百度是要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的。
那么既然现在DeepSeek更加有用,开源路线更加有用,那就与其对抗,不如加入。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AI蓝媒汇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AI蓝媒汇。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