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cdn.yfchuhai.com/www.yfchuhai.com/static/pc/img/common/hot-icon.png)
{{!completeInfo?'请完善个人信息':''}}
2025年2月9日起,印尼本土电商独角兽Bukalapak将正式关闭电商业务,消费者无法再下单实体商品,未处理订单将在3月内全部取消。此后,Bukalapak将专注于充值电费、话费等虚拟产品业务。
摘要
Bukalapak成立于2010年,曾凭借先发优势和下沉市场占据一定份额,2021年8月在印尼证券交易所上市。但近年来,其财务状况堪忧,2023年净亏损1.37万亿印尼盾,2024年第三季度调整后的EBITDA亏损680亿印尼盾,市场份额也从曾经的40%下滑至2023年的11%。
印尼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新玩家不断入局。例如,TikTok Shop进入印尼后发展迅猛,即使曾被封禁,通过收购Tokopedia股份后又强势回归;Shopee凭借补贴和供应链优势成为印尼GMV头部电商平台;Lazada虽有阿里支持,但市场份额也受到冲击。
Bukalapak曾模仿阿里巴巴的模式,与当地支付公司合作推出电子支付平台Buka Dana,并开展金融服务和分期付款业务。此次转型虚拟产品业务,或许是其在竞争压力下的一种策略调整。
Temu曾多次尝试进入印尼市场未果,而Bukalapak的退出引发了外界对Temu是否会借此机会进入印尼的猜测,但Temu已否认收购Bukalapak。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对Temu而言仍有吸引力,但进入印尼需考虑合规和本土化策略。
印尼本土电商Bukalapak选择了退出。
2025年2月9日起,印尼本土电商四大独角兽之一的Bukalapak将正式关闭电商业务,消费者无法再下单实体商品,平台所有未处理的订单将在3月内全部取消。Bukalapak在公告中表示,关闭实体电商业务后,将专注于充值电费、话费等虚拟产品业务。
作为印尼最早涉足电商业务的平台之一,Bukalapak曾盛极一时。2010年,Bukalapak在雅加达落地,入驻商家多为当地小商户、夫妻店。彼时,如今的印尼“四小龙”仅有Tokopedia一家,连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Shopee在5年后才成立。凭借着先发优势和在下沉市场中的份额,2021年8月,Bukalapak在印尼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当时印尼四家科技独角兽中最先上市的公司。
据最新财报,2024年第三季度调整后的EBITDA亏损680亿印尼盾(约合3049万元人民币)。其实Bukalapak自2023年就已出现亏损,2023年财报显示,当年亏损达到了1.37万亿印尼盾(约合6.14亿元人民币)。
不只Bukalapak,印尼电商平台的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2021年2月进入印尼的TikTok Shop,运行2年多便被封禁,而后花费8.4亿美元收购本土电商Tokopedia75.01%股份并承诺流量扶持本土商家才得以返回印尼;2012年成立的Lazada,自2016年被阿里巴巴控股以来,7年内更换四任CEO,2021~2023年,GMV也从210亿美元下滑到186亿美元;Shopee裁员消息频出,2022年8月底,“上午开会,下午走人”的消息在国内引发不少关注。
“整体来看,印尼的电商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除了企业内部供应链不足,印尼电商行业的激烈竞争或许是导致Bukalapak关闭电商的原因之一。新玩家强势入局,Bukalapak的激流勇退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Bukalapak官网公告截图
印尼电商大事不完全统计。制图:孙欣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