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的免税豁免政策及T86清关模式,新规于2月4日生效。这一政策导致跨境物流成本上升,跨境直邮模式的商家面临困境,美国海关也因包裹积压而超负荷运转。

摘要
由于美国海关系统不堪重负,2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暂缓取消小额豁免政策,T86清关模式暂时恢复。尽管如此,跨境商家和平台仍面临不确定性,政策的反复让他们不得不时刻准备应对变化。
“小额免税”政策(De minimis)自1938年起实施,2016年提高至800美元,极大降低了中小商家的出海门槛和运营成本。政策取消将使商家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商品价格上涨,最终影响美国消费者,尤其是依赖低价商品的消费者。
商家和平台开始转向海外仓、海运集拼等“重资产”策略。跨境电商平台如速卖通、SHEIN和Temu也在加速海外本地化物流建设,提升物流时效和服务。例如,Temu的半托管模式和SHEIN的海外本地代运营模式都推动了商家向海外仓备货的转变。
除了美国政策的变化,欧盟委员会计划取消价值150欧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越南也计划取消小额商品的免税政策。这些变化表明全球跨境贸易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商家和平台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寻找新的突围路径。
农历新年伊始,做美国市场的跨境商家们,再次迎来危机时刻。
尽管此前早已有“小额免税”政策会被取消的消息传出,但谁也没想到一切来得如此迅速。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的免税豁免政策以及T86清关模式,新规的执行时间是2月4日。
短短的72小时根本不足以让商家和平台做出过多反应。跨境物流公司临时加收清关费用,采取跨境直邮模式的商家们只能一边紧盯政策变动,一边寻找新的替代方案。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海关也在经历新的挑战。每天从中国发往美国的跨境包裹数以万计,操作简便、清关最快的T86模式被取消后,积压的100多万个中国包裹,很快淹没了纽约的肯尼迪机场。
特朗普不得不为此妥协。新规施行仅3天,2月7日,美国政府转而宣布暂缓取消小额豁免政策,T86清关也将暂时恢复运行。
表面上看,这次的危机又有了喘息时间,但不知何时将被再次取消的“小额免税”政策,早已成为悬在每个跨境商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为了能在剑落时以最快的速度转身,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只能时刻准备着。
图片
刀落刀起
2024年11月2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放出信号,声称一旦自己再次上任,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这名年已79岁的精明商人说到做到。2月1日,当国内大部分商家仍沉浸在春节的幸福氛围中时,上任仅10天的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挥起了关税镰刀,签署了加征10%关税、取消“小额免税”的行政令。
所谓的“小额免税”政策,早在1938年就开始实行,最初是为了方便美国游客将旅行纪念品免税运回美国,允许价值不超过5美元(相当于如今的106美元)的小额包裹免税进入美国。
关于“小额”的标准在1994年被提高至200美元,2016年提高至800美元。与之紧密相连的是T86清关模式,凡是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可以通过T86清关模式简化流程,从而将清关时间压缩到3-5天。
过去十余年间,“小额免税”政策构成了国内跨境电商的巨大红利。
大量中小商家的出海门槛与运营成本因此大幅降低。无数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商品包裹,得以在T86清关模式下,以最低的物流成本与时间成本从中国运往美国消费者手中,依托于中国供应链优势的低价商品,也逐渐成为了美国电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月4日中午12时,新的关税政策正式生效。越来越多跨境卖家开始对行业未来感到担忧,但在被焦虑情绪吞没之前,他们最先付出的是金钱。
由于小额商品将不再享受免去的关税,所以4日中午12时之后发往美国的小额包裹不得不缴纳基础关税、定向加征关税以及新增的10%附加关税。
T86简化的报关程序也不复存在,这导致商家只能选择其他更为复杂、费用更高的清关模式。跨境服务商Gloda报道,层层叠加后,每批货物的报关费用已经从50美元提升至200美元。
对此反应最快的,是连接着国内货物与美国海关的跨境物流公司。云途物流、橙联中国、顺丰国际、4PX递四方等头部跨境物流公司均上调了物流费用,不仅每票加收20元报关服务费,还需要预收30%的关税保证金。另一家跨境物流公司燕文物流,则是按照品类收取25%或35%的综合关税。
镰刀一挥,国内跨境卖家叫苦不迭的同时,另一边的美国海关也因需要处理激增的正式报关需求而超负荷运转。
货运定价平台Xeneta的首席空运官Niall van de Wouw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Temu和SHEIN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合计运输约9000公吨货物,大约相当于88架波音777货机的运输量。”
而特朗普新签署的行政令显然影响了大量仍在运输途中的小额包裹,突然之间,这些从不需要申报关税,变成要以严格的形式完成申报,这显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2月4日晚间,美国邮政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大陆以及中国香港的包裹,致使其在洛杉矶机场的分拣仓库被中国包裹淹没,于是不到12个小时之后,美国邮政就仓促恢复接收中国大陆以及中国香港的包裹。
位于纽约的肯尼迪机场,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自从T86取消后,已经有100多万包裹滞留。2月6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为此还与物流专业人士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讨论该如何处理堆积如山的包裹。
混乱的状况催生了政策的再次反转。
2月8日凌晨,美国政府宣布暂缓取消小额豁免政策,暂时恢复T86清关模式。
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目前美国海关系统不堪重负,将等到美国商务部能够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充分、方便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时,再取消小额免税政策以及T86。
但没人为此感到松了一口气。
对于跨境从业者而言,短短几天内就历经政策取消、乱成一团、政策恢复的戏剧性反转,反而再次让他们在成本、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夹击下,重新审视曾经的跨境生存法则。
而对于旁观者的看客而言,小额免税这项并不为大众熟知,但却默默运转多年涉及上亿包裹的关税政策,也再次从风波中让我们窥见了跨境电商体系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角。
图片
图片
De minimis不再
“小额免税”政策的英文表述是“De minimis”,意为“微不足道的事物”,但显而易见的是,如今的小额包裹早已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急剧上涨的包裹规模,已经远超几十年前政策制定者对于“小额包裹”运输的想象。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数据,2014年全美小额包裹总量仅为1.4亿件,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10亿件,十年里暴增614%。
近期,美国国会研究服务中心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目前Temu和SHEIN在快时尚、玩具和其他消费品的低价商品市场中占据了约17%的份额。截至去年年底,美国海关每天需要处理的小额包裹约为400万,而这其中约有60%的包裹都是来自于Temu、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
不难看出,中国的跨境电商近两年已经凭借国内高性价比的供应链优势,深深在美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小额包裹承载的“微型贸易”,甚至重塑了美国电商的运转生态。
此前《华尔街日报》曾经报道称,美国本土电商平台亚马逊的高管们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应对Temu和SHEIN的低价竞争。而经过一番讨论与尝试后,去年夏天,亚马逊走上了模仿中国跨境电商的道路——推出低价商店,并积极招揽中国跨境卖家。
除了在价格上卷起来,亚马逊为了复用高性价比的供应链优势,为此还专门在中国搭建仓库,采取了从中国直发的物流模式,同样享受“低于800美元免税”的优惠政策。当时就有报道称,如此一来,亚马逊低价商店端到端的履约成本可以节省45%以上。
于是,当“小额免税”政策成为随时可能会再次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梦碎的除了中国的平台和商家,其实也有部分海外电商平台以及消费者。
原本依赖于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豁免的中小跨境商家,能够从每笔订单中获取的利润就十分有限,免税政策倘若取消,就意味着中国商家们从事跨境生意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从而削弱价格优势,商家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因此,为了对冲增加的物流以及关税成本,涨价将成为每个跨境商家的必然选择。
电子商务智能公司Marketplace Pulse的创始人Juozas Kazukenas认为,一旦小额免税取消,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无论是依赖中国商家供货的亚马逊,还是Etsy等电商平台,都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美国玩具协会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reg Ahearn也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从中国采购玩具的公司或平台,将在短期内承担新关税的成本,而最终,这些价格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耶鲁大学去年对此曾展开过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完全取消“小额免税”政策,预计将会给美国消费者带去110亿至130亿美元的成本。这对于在经济下行压力中已经习惯消费降级的美国消费者而言,也将造成一定的消费压力。
但即便如此,当政策逐渐收紧,身处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只能接受。上一个时代,依托于供应链的优势,我国的跨境电商在全球均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而当红利不再,下一个时代的跨境电商产业,正在呼唤全新的突围路径。
图片
图片
暗流仍在涌动
在跨境物流的诸多模式中,除了大部分小额包裹会采用的跨境直邮模式外,还有保税仓模式、集运模式以及海外仓/前置仓等常见模式。
其中,保税仓模式是指,先将商品预先存储在保税区,消费者下单后,从保税区直接发货;
集运模式类似于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此前推出的“全托管模式”,是将多个订单的商品统一集中到国内仓库之后,再进行批量运输;
海外仓或者前置仓则是指,商家或平台将货物预先储存在目标市场当地的仓库中,用户下单后将直接从海外仓库发货。
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正成为常态,商家被迫学会在不确定性中走钢丝。在行业洗牌加速的过程中,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铺货型商家未来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从而转向海外仓、海运集拼等“重资产”策略。
有国内的跨境物流公司告诉刺猬公社,“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又恢复后,进行海外仓询盘的客户明显增多了。目前海外仓已经成为了原本只做直邮的商家的备选方案,商家们都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其他物流模式,以便提前规避风险。
跨境电商平台同样在行动,并且行动得更早。最近两年,无论是速卖通、SHEIN还是Temu,均在逐步加速海外本地化物流建设,当价格优势已经在海外建立,各大平台不约而同将提升物流时效以及服务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2024年3月,Temu的半托管模式在美国站上线。在该模式下,Temu作为平台掌握定价权,而物流方面则需要商家自行在海外仓备货。在“小额免税”风波发生之前,中小卖家通常更青睐无需负责物流的全托管模式,而在风波发生之后,Temu给予了“半托管”更多的流量倾斜,似乎有意引导卖家转向必须提前在海外仓备货的“半托管”模式。
去年11月,SHEIN推出了“海外本地代运营”模式,为在海外本地备货的商家提供欧美仓库资源,卖家无需支付高额国际物流成本,SHEIN将提供配送履约服务。具体到美国地区,实际上早在2022年SHEIN就已经在美国设立了配送中心以及海外运营仓。
无论是对于跨境商家还是平台,未来如何更高效且合规地融入海外市场,都是一个躲不过的课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海外仓/前置仓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其实是物流本地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而更广泛的跨境风险与危机,仍在暗流涌动。
2月5日,欧盟委员会同样宣布,计划取消价值150欧元以下的包裹免税政策;紧接着又有消息称,越南也将于2月18日取消小额商品的免税政策……
当跨境贸易的转动齿轮频频受阻,未来唯一能确定的,或许只有变化本身。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刺猬公社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刺猬公社。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